BrisbaneBBS.com悠悠网 |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标题:
回国随笔1 (zhuanzai)
[打印本页]
作者:
danny01
时间:
2010-10-25 21:52
标题:
回国随笔1 (zhuanzai)
本帖最后由 danny01 于 2010-10-25 21:54 编辑
回国随笔1 2010-04-23 10:07:57
最近6个月,由于种种原因回国了3次,主要在上海江苏一带转悠。以前虽然也时不常回国,但没有最近这样长时间地待在国内,于是对现在国内的众生态有了比较切实的认识。感想颇多,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首先是空气污染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上海的天空每天都是灰蒙蒙的,隔着两条街便看不清对面楼房的细节,相当恐怖。马路上永远是怎么也清不干净的灰尘,被路上汽车的轮子卷起尘土满天。那天去浦西一家超市买东西,超市门口是一条主干道,路面的积灰大概有10公分厚,我在马路这边等着绿灯可以过马路,不料接二连三地有卡车开过,把路上的尘土卷起大概足有3层楼高,路人均掩面而行。在国外待了这么多年,我那还习惯这阵势,被扑面袭来的灰尘逼得步步后退,这条马路足足等了10分钟才得以通过,真是受了不少罪。想想国内的人每天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上海市政建设了这么多年,原先的棚户区现在都改成了新楼房,也没什么人烧煤球炉了,怎么这空气污染还越来越严重了呢?人家东京香港一样人口密集汽车业发达,人家怎么空气就比我们好多了呢?想不明白!回来后看到了广州一个著名医生钟南山先生的话,触目惊心。钟先生说,广州50岁以上的人,肺部都是黑色的。好恐怖!
你要是以为空气污染只是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你就错了。从上海去江苏某地办事,一路高速公路行车数小时,途经昆山,张家港等小型城市,一路空气质量跟上海市没多大区别,反正是隔着几条街就看不清对面房子的细节,比如窗框,门牌号,等等。目光所及之处,所有的东西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空气里。回到美国后,看到蓝蓝的天,绿油油的树林,心里那个高兴啊!人还是喜欢贴近大自然的,在国内,估计大部分人很难体会真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了。
其次是现在国内人的心态跟以前非常地不同,社会开放且环境宽松,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每天在大量发生,几乎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几个国内混的朋友一直跟我说现在ONS怎么怎么容易,听他们吹得神乎其神,信手拈来的样子,我一直以为他们在吹牛显摆,这次算是长了见识。我跟朋友说,听你们吹得这么容易,我倒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孩这样随便,跟我多年印象中的中国女生的形象整个倒了个。朋友说那太容易了,于是带我去了市中心某个最hot的dance club。我们在里面待了大概3个小时,我就见识了2位这样的女孩,都是80后,25,26岁左右的样子。除了感觉气质平平,其他跟一般公司里见到的白领女孩也没什么区别。跟她们分别喝了一点酒,跳了一两只舞,聊了聊天,大概就明白朋友说的事完全是真的。这里就不写肢体活动的细节了,毕竟不是写小说,呵呵。但我相当肯定地知道这2个女孩都挺无聊的,没固定男朋友,而且我可以毫无难度地把其中任何一个带回家。这并非小弟我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她们每天就是这样生活的!朋友告诉我,现在上海有相当数量的女生,经常去高消费场所去喝酒跳舞,借此认识一些“成功”男士,只要还比较谈的来,就到男方家里去过夜,或出去开房。这是她们社交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可能她们也寂寞,另一方面,她们也希望籍此找到自己的男朋友。 Oh my God! 在美国生活的兄弟们,知道咱们有多落伍吧?想到这2个女孩可能过去一周在7个不同的男人的床上过过夜,我是背上直冒冷汗啊,呵呵。对了,顺便对所谓的高消费场所定义一下。我们去的那个dance club,门票大概60元一张,一杯啤酒55元,一小瓶午后红茶卖35元。好像怎么听上去消费也不高嘛。不过朋友告诉我,这消费不高但也不低, 现在上海生活压力这么大,如果不是混得还行的男生,一般也不会去这样的场所混。听上去倒也有道理。
最后想说的是,上海现在外企的职业场,这两年面临着结构型的变化。所谓结构型变化,指的是以前大多由外籍人士担任的工作,比如Regional Controller,Supply Chain Director, Junior Partner等,现在正大量地由本地员工代替。很多职位的工资高得令我们这些在美国打工的人咋舌。我听说的一些职位,一般基本年薪在100万到150万人民币之间,奖金福利另算。另外国内高管的福利,远远不是我们在美国能企及的。四大的Junior Partner,年收入在300万人民币左右。别以为担任这些位置的本地员工怎么牛了,他们也不过30多岁,本科毕业最多加个中欧的part time MBA,英语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应该说整体素质也就跟美国打工的兄弟们差不多,可是时事造英雄啊。在中国现在的形势下,尤其是外企大量本土化的形势下,being the right pe
作者:
danny01
时间:
2011-1-1 22:08
作者:
流落海外的鱼
时间:
2011-1-2 16:51
完全同意楼主的观点。我十一月份回去的。感觉差不多。
作者:
danny01
时间:
2011-1-2 18:12
作者:
camel1222
时间:
2011-1-18 00:26
作者:
danny01
时间:
2011-1-18 12:18
作者:
jin63nb
时间:
2011-1-30 07:27
作者:
danny01
时间:
2011-1-30 11:32
作者:
eonesky
时间:
2011-2-4 13:17
差距在生活水準,不是水平
作者:
danny01
时间:
2011-2-4 22:12
回复
9#
eonesky
两者区别在哪?
欢迎光临 BrisbaneBBS.com悠悠网 |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http://xxabc.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