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在日内瓦达成阶段性协议以来,伊核问题谈判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一再被推迟,距离达成一份框架性协议的时间截点3月1日已不到1个月,各方均加紧了协调,但有伊朗军方人士透露,美伊对话期间,美国人几乎是在“乞求”伊方签署核协议。 综合媒体2月7日报道,伊朗一名高级军事将领近日宣称,伊朗和美国就伊核问题举行闭门磋商时,美方官员表现得奴颜婢膝、一直“乞求”德黑兰方面签署协议。
穆罕默德·雷扎·纳克迪是伊朗革命卫队下属准军事组织“伊朗武装力量动员队”的指挥官。最近,纳克迪接受了伊朗官方媒体的采访,披露了一些伊美谈判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容。据他所述,美国在谈判时处于弱势地位,“美国人在谈判桌上乞求我们签署协议”。 此前,曾有其他媒体报道称伊朗主要谈判代表经常对美方官员“大吼大叫”。尽管听上去颇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但纳克迪的说法基本符合有关媒体的报道。有消息显示,美方在伊核问题谈判过程中不断妥协让步、允许伊朗 “保留大部分铀浓缩技术”,而伊朗则态度强硬,拒绝满足美方提出的大幅削减铀浓缩离心机数量等要求。 伊朗和美国的谈判立场和态度为何差异巨大?中东问题专家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伊朗当局感觉到奥巴马政府迫切希望达成协议,由此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当成谈判的“掌权方”。 “奥巴马政府需要这纸协议,他们的这种迫切感在谈判过程中展露无遗。”美国捍卫民主基金会研究员赛义德·哈瑟米内贾德解读道,“近年来,美国对其在中东地区的传统盟国——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态度有所转变,甚至可以说美方的敌意达到历史峰值。在此情景下,伊朗企图扩张自身的地区影响力,奥巴马政府的反应无外乎支持或者放任不管。因此,伊朗认为只要(伊核问题)谈判一日未结束,美国就会一路大开绿灯放任其在中东地区为所欲为。所以,伊朗为什么要签署协议呢?” 根据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2013年11月达成的阶段性协议,伊朗应在2014年7月20日前就核计划作出妥协,以换取西方国家减轻制裁,同时寻求通过谈判达成全面协议。由于分歧严重,各方将谈判期限延长至2014年11月24日,后又延长至2015年6月30日。 2013年11月在日内瓦达成阶段性协议以来,伊核问题谈判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达成最终协议的最后期限也被一拖再拖。2014年11月24日,在又一次失望之后,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等6国和伊朗决定,将谈判的最终期限延长7个月,至2015年6月30日。如今,距离达成一份框架性协议的时间截点3月1日已不到1个月。这一次,美国与伊朗这两位伊核谈判的关键性主角表现出格外积极的姿态。 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1月16日表示,不应在新一轮伊核问题谈判进行期间对伊朗追加更多制裁,如果国会提交相关的制裁议案,他将进行否决。此举被指是为伊核谈判营造有利氛围。 伊朗方面也在近期打出一套外交“组合拳”,以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分歧。1月14日和16日,伊朗外长扎里夫与美国国务卿克里举行两次对话,商讨伊核问题解决方案。16日,扎里夫又与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举行会谈。 日前,伊朗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更是表示,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分歧,但伊朗与西方“越来越接近”达成核协议。即使是伊核谈判的强硬派代表、伊朗议会议长拉里贾尼都认为,对谈判的轨道“并不悲观”。 美伊双方积极姿态的背后,是各自战略需要的考量。自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以来,中东地区出现权力真空,“伊斯兰国”(ISIS)的迅速崛起更是搅乱中东这摊“浑水”。在这样的形势下,让伊朗在中东地区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对于维持该地区各方力量的平衡是有意义的。 随着战略重心的逐渐东移,美国在中东地区整体处于收缩态势,它希望通过谈判打破僵局,一方面避免伊核问题进一步升级,另一方面换取伊朗在解决“伊斯兰国”等地区问题上的配合。而对于仅剩两年总统任期的奥巴马而言,如果能在伊核问题上取得较大突破,也可以为其乏善可陈的外交成绩单添上几许亮色。 对于饱受数十年制裁之苦的伊朗来说,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言,“获得一个刺激经济、重新与世界相连并结束孤立状态的机会”是其积极推动谈判的重要目的。 美国《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双月刊此前刊文指出,虽然2013年达成的临时协议允许伊朗每天出口100万桶石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裁对伊朗的影响,但是过去两年围绕伊核谈判的各种不确定性依然加大了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对伊朗进行商业投资的风险,从而使伊朗经济面临很大压力。 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的大幅下跌更使伊朗对外贸易额出现严重收缩。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如果伊核谈判无法达成协议,伊朗2015年GDP增长率将为0。在鲁哈尼看来,借在伊核问题上的让步换取西方解除制裁,进而改善伊朗国内经济状况,也是一个比较划算的做法。此外,伊朗政府也希望通过伊核问题的缓解,缓和与西方以及整个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并借此拓宽自己的政治与外交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