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sbaneBBS.com悠悠网 |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标题: 这100年来,美国狠狠“惩罚”了半个世界!(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calvin    时间: 2017-6-26 07:24
标题: 这100年来,美国狠狠“惩罚”了半个世界!(组图)

据新华社6月20日消息,美国财政部20日宣布对俄罗斯实行新一轮的制裁。

美国对俄制裁又来了!

这次的导火索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乌克兰问题。

美国财长慕钦说,美国政府致力于通过外交手段维护乌克兰主权,新的制裁措施旨在继续向俄罗斯施压。他表示,除非俄方遵守其在明斯克协议中的承诺,否则美对俄制裁措施不会放松。

那么,美国这次制裁都针对谁?

美国财政部的声明说,这次制裁针对38个个人和实体,其中包括一家试图逃避现有制裁的实体、两家由此前受制裁人士控制的实体,以及两名俄罗斯政府官员。

以及,普京的厨师!!

受到制裁的个人和实体在美国境内的资产将被冻结,同时美国人将被禁止与其进行交易往来。

一直以来,俄罗斯最想改变的就是经济,美国的制裁无疑会给本就难有起色的俄罗斯经济再泼一盆冷水,影响似乎挺大。英国《金融时报》此前就报道,仅2015年短短一年,受制裁影响,俄罗斯民众实际收入下滑了10%,卢布下跌了37%,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缩水3.7%,家庭收入和投资急剧下滑。

不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普京就曾轻描淡写地说过“美国的反俄制裁是一把‘双刃剑’。”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受美国反俄制裁影响,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至少下降了1%;美国则损失了1000亿美元。




   


其实,制裁说白了就是一种斗争的工具,通过切断原本与对手在某方面(经济、政治、军事)的交流来给对方施加压力,最终削弱对手并促其妥协。这像极了两个人的相处,如果闹掰了,就互相不想说话了,把跟对方有关的活动都取消,甚至相忘于江湖,老死不相往来。

制裁分为外交制裁、经济制裁和军事制裁等。但一般采用最多的就是经济制裁,原因很简单,外交制裁可以孤立对手,军事制裁可以吓唬对手,只有经济制裁可以给对手断炊,用起来最有效。

当今世界,把制裁玩得最轻车熟路的当属“霸主”美国,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历史,就是美国成长为“制裁帝国”的历史。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的制裁大棒效果究竟如何?在打击对手的同时对自己的伤害又有多大呢?且听库叔慢慢道来。

1

美国曾制裁半个世界

一战后,秉承理想国际主义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首次公开倡议把经济制裁作为战争的“替代手段”。

他认为经济制裁简直高效又省力,既打击了对手,又避免了战争,威尔逊总统甚至在一次演讲中宣称,“一个遭受联合(经济)抵制的国家就是一个即将投降的国家。运用(经济制裁)这一和平、无声而又致命的手段就无诉诸武力的需要。”

美国还把经济制裁普及到发起建立的“国际联盟”中,最初在运用制裁时也相当小心谨慎,与其他国家预先进行了较好的沟通,大家商量好了一起来,很多制裁也运用得妥妥当当,拿捏到位,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1921年,南斯拉夫因与阿尔巴尼亚冲突,国际联盟对其实施经济制裁。在经济制裁与外交施压联合作用下,南斯拉夫最终妥协。

——1940—1941年,日本因入侵中国和东南亚,美国对其实施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禁运,随后爆发了太平洋战争。

——1944年,美国对阿根廷庇隆政府实施经济制裁,要求其根除国内的纳粹势力。

差不多都是针对别国的武力入侵、纳粹等国际社会“公害”,甚至还因为日本侵略中国而用制裁的方式断了日本的资源,都是讲正义、讲原则的,所以那时美国的制裁得到了多数国家的支持。

可美国这种正义感并没有保持多久,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进入到“冷战”阶段,美国和苏联这两个“霸主”开启了全方位互怼模式,采用制裁手段相互打击就成为了博弈的一种“利器”,谁还在乎什么正义,一切当然以打击对方为准。

这时候,美国的制裁大棒主要用来“棒杀”三类国家: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比如1949年,在美国操纵下,由西方阵营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对苏联及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实行战略物资禁运,意在削弱苏联阵营的军事发展能力。




   


1949-1990年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二是意识形态与美国不同的国家。比如1949年,美国以“沈阳领事馆纠纷”和“没收美国在华资产”为名,对新中国实行全面经济封锁。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将对华经济封锁“法律化”,作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报复。

——美国还把制裁大棒砸向自己阵营“不听话”的小弟。1956年美国对英法军事进攻埃及实施过经济制裁,1948年美国对阻挠印尼独立的荷兰也曾威胁进行经济制裁。

总之,这一时期美国渐渐“黑化”,采用制裁手段打击不听号令的国家,不管你是谁,不管你身在何处。

“冷战”时期美国发动的制裁也是最猛烈的,将“一言不合就制裁”发挥到了极限。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统计显示,在1914——1944年、1945——1969年、1970——1989年这几个时段,国际上分别有16例、47例、75例经济制裁,其中美国对外经济制裁案例分别为8例、28例、54例,美国占比分别为50%、59%和72%。

在1990年代的“制裁10年”期间,全世界经济制裁案例总数为66例,美国为50例,占比进一步提高到76%。

美国频繁挥舞经济制裁大棒,一方面是因为权力在国际上没有了制衡,另一方面也与美国国内体制有关。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冷战”期间美国对外制裁有一个总的指导原则,那就是服务于“冷战”。但后冷战时代,苏联实力逐渐削弱,美国实力渐显强劲,在一家独大、顾盼自雄的状态下官方层面不再具有类似的指导原则,对外制裁也变得更加随意。

从美国国内体制层面看,与对外宣战需要获得国会授权不同,美国总统宣布对外经济制裁无须获得国会授权,美国国会也享有相当大的对外制裁权力。与总统不同的是,国会的制裁更多地针对如违反人权、宗教迫害、政治迫害、核不扩散等特定议题。从历史记录看,美国国会发起的对外制裁数量丝毫不逊于美国总统。

更惊人的是,美国的地方权力机构甚至也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对外经济制裁这一本应属于国家行为的活动中。美国地方政府从1980年代末开始介入经济制裁问题,在针对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制裁行动中,美国有23个州以及80个城市参与其中。纽约市在1997年甚至以宗教问题为由把包括古巴、埃及、印尼、独联体国家等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列为制裁对象。

在这种“全民制裁”的狂潮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第一任期的4年内,美国对35个国家实施了经济制裁,这些被制裁国的人口加起来达23亿人,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比重竟高达42%!

也就是说,全世界接近一半的人都曾生活在美国经济制裁的阴影之下。

这也正是美国挟“冷战”胜利余威权力膨胀到顶峰的时期。

2

美国的制裁碰了钉子

“上的山多终遇虎”,制裁了半个世界的美国也终于碰了一颗大钉子!

这颗钉子就是伊拉克。

“冷战”之后,伊拉克在中东的国际地位大幅下降,“枭雄”萨达姆意图称霸中东,这严重破坏了美国在此地区的战略和平衡。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随即就表示了强烈谴责,进而宣布对伊拉克实施全面的经济制裁,这次的制裁既全面又狠,伊拉克除医药等人道主义物资之外的所有进口都被切断,国内的对外出口也被掐掉,全部海外资产被冻结,国际信贷、技术合作被停,输油管道也被关,为了确保滴水不漏,美国还对其进行了海上拦截和空中封锁,使伊拉克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在接下来的1991年1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经过43天的战斗,迅速迫使伊拉克军队无条件投降,撤出科威特境内。接下来,美国以“伊拉克拥有核武器”为借口进行所谓的调查,迟迟不肯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封锁,美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利用经济制裁拖死萨达姆,防止伊拉克称霸,平衡中东势力!




   


美国“沙漠风暴行动”中用凝固汽油弹破坏伊军阵地前沿的贮油壕沟

按照美国的构想,伊拉克肯定扛不住这一大波经济制裁,因为伊拉克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很高,进出口产品结构也单一,一旦输入输出都被切断,那经济必然遭受重大打击,接下来就是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国内利益阶层因利益受损而屈服,同时,失业剧增、民众不满等又会带来动荡与叛乱,到那时候,伊拉克要么妥协,要么被美国扶植的反对派击垮,这样看来,伊拉克简直就是一个理想的制裁对象!

但美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伊拉克的社会开放程度较低,政治集权,任何的制裁和困难都被独裁政府结结实实地转嫁给了普通民众,对既得利益者的影响简直微乎其微,而伊拉克民众的承受能力又极高,民族主义较强的伊拉克民众把制裁导致的忍饥挨饿、生存艰辛等痛苦都算到了美国人头上,被制裁的伊拉克民众对制裁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爱国意识和同仇敌忾意识不断增强。




   


于是,事实与美国预想到的完全两样:既没有精英阶层的妥协,也没有民众的叛乱。

这样一直拖了十几年,虽然伊拉克人民的生活状况急转直下,社会生产遭受到了巨大破坏,从制裁前的有点小富退化到了前工业化时代,婴儿死亡率上升了6.3%,儿童死亡率上升了7.5%,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了强烈冲击,可美国日夜期盼的游行、动荡、叛乱等却迟迟没有出现,出现的反而是很多国家对美国的质疑,长期制裁所导致的人道主义灾难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连美国的盟友法国、英国也看不下去了,要求美国放松或者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随后约旦、土耳其、沙特等伊拉克邻国,都开始走向美国所主导的制裁联盟的对立面,呼吁解除对伊经济制裁。

这下好了,憋了十几年的大招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顶不住压力的美国只得在2003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以风卷残云之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接下来的5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通过了美国、英国和西班牙提交的解除对伊拉克经济制裁的第1483号决议。至此,对伊拉克长达13年的经济制裁正式宣告结束。




   


美国最后还是用军事手段解决了问题,所谓的经济封锁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大量的普通民众成为了经济制裁的“替罪羊”,把美国的名声也搞臭了!

3

把制裁玩得越来越溜

碰钉子的美国就不得不反思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全面的经济制裁逐渐被针对特定个人和团体的“聪明制裁”或“定向制裁”所取代。比如这一次美国制裁俄罗斯,并没有针对整个俄罗斯,而是制裁了38个企业和个人,这些个人涵盖了企业家和官员,都算是精英阶层,而丝毫没有明着针对普通民众,这也是怕激起被制裁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让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正如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学者彼得.鲁道夫所言“全面经济制裁惩罚的是大众,现在已经污名化,失去了合法性。把目标对准‘有罪’的个人和精英的定向制裁,成为规避伴随全面制裁而产生的道德困境的替代选择。这种‘微观模式’基于这样一种假定:不同的制裁行为对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程度不同,制裁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被制裁国精英阶层内不同团体的利益盘算,从而对政策改变施加压力。”

于是,美国接下来在运用制裁方面反而变得更加谨慎,更加“稳、准、狠”!

一是制裁国大幅度减少,但是制裁的力度更大。据美国官方统计,截至2014年7月,有18个国家或地区受到美部分或全面经济制裁,一些在“冷战”期间被美列入制裁范围的东欧南美国家并不在列,与“冷战”时期相比受美制裁国总体上减少了近50%。




   


受到美国部分或全面经济制裁的国家

二是制裁的花样更加多样化,制裁手段从以贸易制裁为主转为金融、贸易制裁并用,金融制裁的地位显著提升。9.11后,美财政部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展开合作,可根据需要获得全球金融交易部分数据,金融情报能力大为增强。在此背景下,美国有能力锁定特定目标的银行账户,进而对其财产进行直接冻结或罚没。

三是不会在被制裁国身上死缠烂打,发明了“次级制裁”,即把制裁对象扩展到与被制裁对象相关的第三方,比如美国想制裁古巴、伊朗、利比亚,那向这三个国家某些领域进行投资的第三国公司都会受到美国的制裁,不管这个第三国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的,连欧盟都不能幸免,美国就曾因“次级制裁”惹恼了欧洲盟友,在时任欧盟贸易专员列昂.布里坦的力推下,欧盟还为此专门通过了法案,禁止欧洲的个人和公司遵守美国的这些法案,并为此将美国告到了世贸组织。

4

美国的制裁效果到底有多大?

美国把制裁这种打击手段玩了上百年,而WTO等国际组织也拿这种制裁没什么办法,因为涉及国际安全、国土安全、违反武器控制活动、侵略、违反人权等行为而发起的制裁是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承认的,而美国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总能把所有的制裁都归结到上述的某一个理由,除了偶尔碰碰钉子,看起来似乎是屡试不爽,但美国的制裁效果到底有多大呢?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根本就没有定论,从数据来看,美国的制裁似乎真的是效果极大。

比如对古巴的制裁,据美学者统计,美对古巴实施的长期制裁给古巴经济造成了重大伤害。1963年,古巴因制裁海运成本上升5000万美元,相当于其与非社会主义国家贸易量的15%;1962年,古巴1/4的公交车和一半的火车无法运行;1960—1971年,古巴经历了年均1.2%的负增长;到1998年,美经济制裁已给古巴带来670亿美元的损失。

再比如对俄罗斯的制裁,2014年5月6日,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丹尼尔.格拉泽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美国的经济制裁对俄罗斯已经产生了影响。他还列出一系列数据,称俄股市下跌了13%、俄央行注入500亿美元稳定卢布、今年俄资本外流将多达1300亿美元等。

还有我们前面提到的对伊拉克的制裁,看起来好像都让被制裁国真正“大出血”了!

可是,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等根本潮流决定了被制裁国家一系列经济数据的下降与制裁成功之间根本就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换句话说,那些被美国圈定的制裁对象或公司遭遇利益受损,会否以及如何导致对象国国家政策行为的改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即使俄罗斯等被制裁国最终做出妥协或让步,也不能完全证明与美国的制裁行为直接相关。

正如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所说“经济制裁或许有些惩罚作用,但对于改变行为其实并没什么作用,伊朗的银行被踢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领域之后,该国的精神领袖派出谈判代表坐上了核谈判桌,但伊朗迄今仍未接受任何协议。对制裁不买账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继续深得民心,甚至近几周在乌克兰变得更加咄咄逼人。这里的教训是,制裁对象往往是那些相对而言不怎么关心进不进美国市场的国家,因为它们更加注重其它问题,而不那么在乎任何短期经济痛苦。”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在 1945——1969年、1970——1989年、1990——2000年这3个时段,美国对外制裁的成功率分别是50%、31%和29%。也就是说,虽然美国对外制裁的次数在增多,但制裁的效用却在递减。有的美国学者甚至认为美国对外制裁的成功率仅有5%。

因为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国际贸易联系,这种联系的增强一方面增加了规避经济制裁的可能性,从而弱化经济制裁的效力,另一方面是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是相对下降的,美国及其盟友已经失去了在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领域部分的影响力。在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小国的威慑还可能有点效果,而针对大国的经济制裁案例中还没有最终迫使被制裁对象彻底妥协的先例。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制裁很容易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一方面是在经济制裁过程中容易出现“第三国”借机与被制裁国加强经济、外交联系,填补制裁带来的贸易真空,那么制裁不仅不会起到任何效果,反而会“为他人作嫁衣”,也就是把很多好机会都推给了可能是竞争对手的“第三者”;另一方面则会带来被制裁国家毁灭性的报复,比如本次俄罗斯受到美国制裁后,立马采取了报复措施,抛售了30亿美元的主权债,向外界传递出“制裁不起作用”的信息。

而且,美国的制裁很容易造成“误伤”,因为当今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不定怎样就伤到了自己的盟友,比如前面提到的美国因“次级制裁”在欧洲引发了愤怒,反而可能给了普京离间美国和欧盟关系的机会。再比如,前段时间美国以俄罗斯干预欧洲大选为名出台了对俄制裁法案就引来了德国和奥地利的强力抗议,因为部分制裁关联到了德国和奥地利的能源公司,动了两国的大块奶酪,这让他们认为美国是在帮助美国能源公司打击俄罗斯竞争者,同时也带来了对欧洲能源公司的非法惩罚,这一度让美国和德国、奥地利的关系变得僵硬。

这样看来,即使美国的制裁狠狠打击了被制裁国,那也是用牺牲部分本国利益,壮大对手,削弱盟友,搞乱自身国际关系换来的,这样的制裁真不值!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美国国务院负责制裁政策的前官员彼得?海雷尔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很多美国公司的市场都在海外,比如中国是苹果、万事达卡、星巴克等一系列美国公司的最重要市场之一。这些公司至少有10%的业务来自中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也会明白,在国家经济和金融实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他们对美国公司发出的制裁威胁也将会被认真对待。”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美国一直以来惯用制裁手段打击竞争对手,他们的手段被其他不断发展起来的国家照搬也只是时间问题。

【延伸阅读】

美国出狠招强化对俄制裁,普京如何报复?

2017年6月14日,美国参议院以97票对2票的压倒多数通过法案,要强化对俄罗斯制裁,扩大制裁领域。

把对俄制裁定格为联邦法,说明美国立法机构打定主意在7月7日“双普会”前捆住特朗普手脚,不让他在改善对俄关系上采取主动,从而延续对普京的高压态势。

1

专挑俄国薄弱环节——金融和油气




   


美国参议员老谋深算,狡猾地把强化对俄制裁的法案作为对伊朗制裁法案的修正案,让极端仇视伊朗的特朗普以为这是制裁伊朗核计划而无法拒绝。

除了此前已经受制裁的俄罗斯自然人和公司,法案列入新对象——参与向巴沙尔政权提供武器、参与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破坏人权、参与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对民主机制进行网络袭击的自然人和法人。

美国因乌克兰问题于2014年对俄罗斯某些经济部门实施制裁,现在做法将更严厉。例如,对俄罗斯银行提供长期借贷的期限,从现在的90天缩短到30天。限制还扩大到俄罗斯发行的欧洲债券和联邦债券,将严重冲击俄罗斯外汇市场。

为了更狠地打击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就连参与大陆架油气田开发的俄罗斯私企,只要有进入制裁名单的公司参股,也要遭到制裁。

新制裁扩大到俄罗斯重要经济部门——采掘工业和冶金业、铁路和海运业。凡是受美国司法管辖的这些部门的企业资产都将被冻结。

2

报复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

法案增加了一项全新的内容,将严厉制裁“受俄罗斯当局指使参与对国家或私有基础设施项目和民主机制网络袭击的自然人和法人”。

这项制裁只要稍加扩展,就可以断绝俄美高科技公司的一切合作。

美国发现此前的制裁有漏洞,现在将禁止向受制裁的俄罗斯公司出口的产品和原料提供预付款,以防金融机构打着预付款的幌子对俄提供贷款。

美国参议院新法案跟2015-2016年期间的制裁不同,那次的制裁是点状的,针对个别人,而且有点虚张声势,这次不仅面广,而且涉及整个系统,一旦执行,势必让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3

事关“仇俄”,白宫与国会、欧洲与美国不一致

美国参议院两党在许多问题上往往意见截然对立,例如在撤销奥巴马医改计划上,但一涉及对俄制裁,事关封堵特朗普对俄妥协意图,就能同仇敌忾,取得最大限度的共识。

在俄罗斯看来,美国已形成思维定式,即:俄罗斯处心积虑、大张旗鼓地干涉美国总统选举,对此必须严惩不贷。

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姆在辩论对俄制裁法案时说:“任何一个国会议员,如果他不想惩罚俄罗斯的所作所为,那么,他就是出卖民主。如果总统不签署惩俄法案,就意味着他背叛民主事业。”

参议员民主党领袖恰克.舒默在表决后说:“对俄罗斯在美国大选期间疯狂的网络袭击作出反击是不可逆转的。两党通过对俄制裁,发出强有力的声明:不论是俄罗斯还是其他国家,只要干涉我们的选举,必将遭到惩罚。”

对参议院最新反俄举措,特朗普谨慎地保持沉默。国务卿蒂勒森6月6日透露,特朗普责成他尽一切努力跟俄罗斯建立建设性关系。6月13日,他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曾想防止对俄制裁案的通过。他一方面认为俄罗斯应该对干涉美国大选担责,另一方面强调政府须保留根据两国关系变化加强或减轻制裁的灵活性,不能事先关闭跟莫斯科建设性对话的大门。他说,所有外国伙伴都请求美国实现对俄关系正常化。

新制裁还打击投资俄罗斯油气出口管道的欧洲公司。参与“北溪-2”项目或为这一项目融资的美国公司和欧洲公司,在美国市场上都将被课以罚款。美国断定,“北溪-2”对欧盟的能源安全、对中东欧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对乌克兰的能源改革,都会造成恶劣影响。

然而,欧洲人却不领情。奥地利总理和德国外长于6月15日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对俄罗斯能源公司的新制裁案,认为美国想把俄罗斯天然气排挤出欧洲市场,由本国液化气取而代之,这必将对欧美关系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4

普京能咽下这口气?




   


法案要生效,尚需获得众议院通过和总统签署。美国朝野反俄大气候,预示法案获众院通过的几率极高;受困于司法调查的特朗普,为降低政治风险,恐怕只能苦着脸勉为其难地签署对俄制裁案。

美国在特朗普与普京首次见面前夕抛出反俄法案,势必毒化气氛,让“双普会”取得成果的机会降到最低点,给俄罗斯人对“亲俄”总统特朗普的热切期望泼了一桶冷水。

向来睚眦必报的硬汉普京,去年底难得地显示大度,没有回击奥巴马驱逐35名俄罗斯外交官的敌对行动,这次总不会再吞苦果吧!然而,西方经济制裁和俄罗斯的反制裁,已经给俄罗斯造成500亿美元的损失,再说普京口袋里也掏不出现成的反制方案,最方便的反击,就是兑现“迟来的复仇”,让35名美国外交官卷铺盖回家。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email protected])文/李浩然 盛国良   

  





欢迎光临 BrisbaneBBS.com悠悠网 |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http://xxabc.cn/) Powered by Discuz! X3.2